登录

杜相忠: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

发布日期:2024-05-01 浏览量:667

司法实践中,认定行为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,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

第一,要看民事主体,行为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,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须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,但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、智力、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除外。

第二,要看意思表示的真实性。虚假的意思表示没有法律约束力,受胁迫的意思表示在法定期限内可撤销。

第三,不得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得违背公序良俗。一种行为,法律明确禁止你这么干,或者伤风败俗,哪怕双方有协议,也是无效的

点赞
收藏

    全部评论

  • {{item.nickName}}

    {{item.evalDesc}}

查看更多

杜相忠: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

2024-05-01
667浏览量
国辨律师

司法实践中,认定行为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,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

第一,要看民事主体,行为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,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须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,但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、智力、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除外。

第二,要看意思表示的真实性。虚假的意思表示没有法律约束力,受胁迫的意思表示在法定期限内可撤销。

第三,不得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得违背公序良俗。一种行为,法律明确禁止你这么干,或者伤风败俗,哪怕双方有协议,也是无效的

  • {{item.nickName}}

    {{item.evalDesc}}
下载刑事律师APP